改版后的部编教材,需要怎样的语文老师

教育导报网>教研 2020-04-27 17:23

作者:秦晓燕

2019年,语文课程改革之年。

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统一使用改版后的部编教材。改版后的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古诗词,延伸传统文化;增加名著阅读,延展阅读视野。教材的变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典”成为语文教材改版后的核心词。

语文课程改革从教材的变革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皆需同变。新时代教改下,需要怎样的语文老师呢?

一、典范之课,需“人文之师”

自《百家讲坛》见识特级教师王崧舟的风采后,我开始研习王崧舟的典范之课,渐渐认为部编教材改版后所需的人文之师当向王崧舟看齐。他的语言温润如诗,举手投足间有一种浸润过传统文化的温文尔雅。“人文之师”,站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本有底蕴的“书”,学生爱读、耐读。

我曾现场亲听过王崧舟的名课《枫桥夜泊》。当时资历尚浅,无法品出好课的味道。现在再一细听,又一琢磨,有如醍醐灌顶。现在的我为那些依然“纠缠”在字词句段篇,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甚至主动丢弃人文性的老师叹息。此类老师永远无法领悟经典中独特的人文魅力,更别说上出经典的深厚意蕴。

为何王崧舟的课如寒山寺的钟声令人回味久远?正如他说:“语文课要上出经典的魅力,要汲取文化的力量。”他的一节课共涉及了包括张继在内的10位著名诗人,他们分别是李白、杜甫、张九龄、王安石、苏东坡、陆游、高启、王士禛、陈小奇。有人说未来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那么一名语文教师的课堂就没有壁垒。千年的历史可以成为原生态的学习背景,千年的经典可以成为最有人文蕴意的教科书。

一门好课缺席不了一位可以打通学习“任督二脉”的人文之师。王崧舟的经典阅读之功力相当深厚。他不仅熟知数十位著名诗人的生平,熟知他们的作品,更熟知作品中可以产生共鸣的“钟声”。课堂仅有40分钟,但又不止于40分钟。以课为旗,引领学生回溯历史,王崧舟的匠心不仅止步于此,他又引领学生穿越未来——倘若10年后的你,来到苏州,来到枫桥,来到寒山寺……有怎样的可能性?

聆听教育大家的课总是折服于其匠心独具的设计。现在看来,只有人文之师才能上出经典的课程,上出经典的味道。

二、天地大课,需“自然之师”

已故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是小学语文情境教育的开创者。笔者曾记得李吉林讲述过一个教学案例:茫茫夜色里,她带领全班同学骑车至小河边。成排的柳树下,她与学生凝神静气,观月之初出。李吉林老师曾试图将自然融入语文课堂。情境教育再现情境,一定有一部分是受自然所启发。

天地乃大课堂也。教育先贤孔子早在千年之前就有实践。但是,随着对“教材”的认识变得越来越狭隘之后,我们竟把自然课堂给忽略了。部编教材改版,若不将“大自然”纳入教材,那依然无法改变学生学习之狭隘格局,学生依然无法走出教室的方寸之地。

今年春天,笔者边赏读有关春天的散文,边观察小区里春天的变化。不由得感慨名家为何能写出自然之作,就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身心浸润于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的温度,领略自然的色彩,享受自然的辉光。今天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学生依然在“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拘泥于书本中的死读书,读死书。学生若要将改版后的经典读活,走进自然是必经之路。

光走进自然是远远不够的,极有可能无法领略自然真正的风采。我们要引领学生阅读自然,不仅要走进自然,更要学习如何与自然对话,聆听大自然的“语言”。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畅谈、高歌,享受着自然、人生的美好,读懂了水的“语言”——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以上文字摘录于苏教版语文六下第23课《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不少教师将这篇课文作为公开课来展示,但是少见引领学生走进真正意义上的“大自然课堂”、引领学生读懂“大自然的语言”。

只有教师具有读懂自然“语言”的能力,才能有引领学生去培养解读大自然的能力。部编教材改版后需要“自然之师”,不能再仅仅是口号,而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洞察世界,需“哲学之师”

哲学,是对世界和生命的终极洞察。一旦迈入了哲学的门槛,我们就能认知得更高,看得更远。无论何种形式的学习,都应该落点于指导生活并更好地生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着力于发掘和发现经典文学的哲学价值。

以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为例。如果仅当作一篇优美的散文来教,显然辜负了梁容若,《夏天里的成长》的优美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文字,而更在于先生文字背后的思想。生物包含植物、动物和人物,万物都遵循在夏日里迅速生长的规律。领悟这一点,我们就会在春天多一分播种,夏天多一分努力,秋天多一分收获,冬天多一分准备。我们需在教学中,把涵在文字中的力量展现出来,滋养儿童的成长。

新教材、新理念、新探究,在实践中成就“三师理想”,成就新时代的老师。


编辑/一审: 夏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