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标 扣本 创新 激趣

教育导报网>教研 2020-04-27 17:27

——浅谈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四大名著

作者:常方强 蒋小平/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

四大名著是我国小说的典范之作,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被喻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文学价值无可比拟。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郑旺全指出:指导学生读名著,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当中尤为重要。春季超长假期里,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苗青摄


一、指向课程体系,实现阅读的关联性

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梦》四篇课文。这是第一次将四大名著以单元为单位选编教材体系。

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新教材设立名著导读是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要想办法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我们当以此为理念导向,并摈弃传统的单篇阅读教法和学法,将四大名著进行关联性阅读,以此培养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提升阅读的效力。

二、解读目标要求,明晰阅读的取舍性

名著阅读之于小学生而言,应达到怎样的深度?通过教材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阅读名著的主要目标有:

了解故事内容,读懂即可。《草船借箭》和《景阳冈》要求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猴王出世》一文需要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对于文本内容,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地读,不必深入理解。《红楼春趣》能大致读懂即可;《猴王出世》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

引导学生通过猜测、联想、借助资料(影视)等方式,积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草船借箭》采用现代文与原著对比阅读;《景阳冈》借助资料了解武松。

感受人物特点。《草船借箭》找出文中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与同学交流;《景阳冈》中“关于人们对武松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理由”;《红楼春趣》读后谈谈宝玉给你留下的印象。

三、创新阅读形式,激发阅读的趣味性

帮助学生将名著从“厚”读“薄”,变“枯燥”为“生趣”,创新阅读形式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一)探究章回题目,感知故事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分析四大名著的目录,学生很容易发现每一章回的题目都由两部分构成。那么,这些题目还有什么样的奥秘呢?它和章回内容又有什么样的联系?研读《三国演义》第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学习内容:

品读《三国演义》的所有目录(120回),看看这些目录有什么特点,并简要说明。

学生通过对章回题目的研读,形成结论:文章题目如同一联诗,对仗很工整;大多数章回题目概括出了本章回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有些章回题目还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的阅读,越品越有滋味。

(二)聚焦经典人物,了解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经典人物形象非常丰满,尤其是作者对主要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既展现出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又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情感等内在活动。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通过研读,学生明白了多数人物性格与其外貌都有一定的联系。为了刻画刘备的帝王之相,作者把他塑造成“双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的奇人相貌;张飞的急躁冲动与他的“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形成一致;诸葛亮儒雅智慧,在作者笔下就是“面如冠玉,身披鹤氅”的神仙之态。

读懂人物外貌和语言后,学生不仅认识到张飞的勇猛、暴躁,刘备的仁厚,关羽的忠义……他们对个性鲜明的形象充满兴趣,也明白了刻画人物的方法——关注其个性特点。

(三)丰富读书体验,提升阅读品质

我们和学生共同设计了以下阅读体验活动:

1 .带领三国人物玩穿越——抓特长

如果《三国演义》中的某一位人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他也需要谋一份职业,请你根据他的特长,帮他向老板投一份简历。于是有的同学为赵云写了这样一份求职信:

“吾乃赵云,常山真定人也,年方二八,身长八尺,曾任职于蜀汉集团,被喻为虎威将军。吾曾只身救出少主刘禅。汝愿让吾当汝保镖否?”

有同学因为诸葛亮留下了《出师表》和《诫子书》,举荐他当教师;还有因为张飞留有美术作品《新亭侯刀铭》,爱画仕女图,而推荐他当美术老师。

2 .探秘水浒人物的绰号——寻相似

《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堪称中国“绰号文化”的典范,每个绰号都取得十分精彩,有内涵。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水浒中的人物绰号有以下一些秘密:一是来源于人物的身体特征,比如九纹龙史进;二是来源于人物的性格,比如霹雳火秦明;三是来源于人物使用的兵器,比如大刀关胜等等。

3 .试为水浒人物画漫画——找特点

学生读了《水浒传》后,根据人物的典型特点(鲁智深的禅杖;李逵的板斧等)为其画漫画。有的还为林教头自创了小诗:“教头浑然不知情,挑着葫芦市井行;因酒保命山神庙,拔剑刺向放火人;冒雪奔赴梁山去,从此天下留美名。”

学生将阅读融进了生活体验,提高了阅读兴趣,更提高了阅读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人物点评”和书评活动,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西游记》《红楼梦》等其他小说。

总之,整本书的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将课内阅读的方法,迁移至课外阅读,甚至创造性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可助力学生将经典阅读无限延展。


编辑/一审: 夏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