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老师谈心丨从“熊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点

教育导报网>家教 2020-05-21 15:49

为解决家庭教育及青少年成长的各类问题,家教周刊联合成都春泥夏花教育开设心理专栏,为各位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分析与方法指导。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父母常常不太习惯去关注孩子的“热情”或“能量”在哪里,而是关注孩子“应该做什么”“应该会什么”。父母对于孩子常会有许多制定好的“标准”,这些“标准”代表着主流文化的观点与要求。比如,几岁的孩子会背英文单词是厉害的,几岁的孩子开始会识字是厉害的,因为这些“厉害”在大人的眼里是有用的。但几岁的孩子花了许多时间,把家里的凳子摆成乐器,享受又投入地打鼓,而不愿意花同样多的时间去识字,可能就会被认为是“不好的”,但这却是孩子在那个生命时刻里非常独特的能力与热情。

在许多主流框架下,一些活得和主流期待不同的孩子,生命里似乎剩下最多的就是不足和问题。这样的眼光之下,孩子如何有力量地走向健康和丰富的生活呢?又何谈闪光点呢?

我们成年人的视野要扩大,扩大到可以跨越“应该与正常”,跨越“主流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看见孩子更多的美好。我们要深信,看见人的天赋和美好,能让人获得尊严与力量。这样,孩子才会有自主的发展,才会长成他期待中的样子。

父母要如何“看见”孩子的天赋和美好呢?

    第一,从家长权威神坛上走下来,用谦卑的态度听孩子说。这一点家长们需要保持觉察,觉察自己在跟孩子相处时的言行和状态。我们给孩子的,真的是孩子需要的,还是我们觉得他“应该”需要的?这其中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对孩子永远保持好奇心。不凭自己的想象揣测孩子的想法、体会,不把自己放在“我什么都知道”的位置上。对孩子传达丰富、真诚的好奇心,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这是一种思维模式,需要家长长期保持觉察。

第三,把孩子跟“问题”分开看。孩子是孩子,孩子的行为是行为,孩子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这里推荐大家用外化的方式跟孩子对话,比如,可以这样问孩子:“那个抓狂/打人/坏脾气/不想做作业的xx通常在什么时候找上你呀?”“它来找你的目的是什么呀?”“它什么时候来得比较多?什么时候来得比较少?”“针对它想要对付你的计划,你同意吗?你打算怎么做?”……这样的问话可以将问题从孩子身上剥离,拉开距离,这样孩子会比较有能力和力量去面对那个“问题”。

用问题外化的方式和孩子互动,会产生两种很好的影响。

第一种影响是,孩子会在很好的情绪及能量状态下和我们对话。许多时候我们把孩子当成了“问题”,所以跟孩子谈论问题的种种不好时,孩子总是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对话的意愿也越来越低。但当我们用“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这样的态度来和孩子互动时,会发现,这样的观点让孩子能站在有力量的位置上,能够好好去看问题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时,探讨问题的来龙去脉会变得生动又有趣。

    第二种影响是,可以创造出“合作”的位置。我们和孩子谈问题时,因为使用了外化的语言,孩子便不会觉得我们在指责他,不会感到自尊被威胁,也不会在我们跟他谈论问题时感到羞耻或是被污名化,这样孩子便不会抗拒。这是问题外化在关系品质上产生的良好影响,不再是家长以权威的姿态来让孩子“认错”,孩子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而感到糟糕和羞耻。当孩子被赋予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时,他会更愿意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可以自己来分析问题,并找出自己期待的解决之道。

编辑/一审: 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