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八耳小学:把课堂延向四季的田野

教育导报网>家教 2021-01-22 17:57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再过几天,这个冬季就进入“五九”了,意味着寒冷即将渐渐离开我们。不少人说,还没有好好玩雪赏冰,天气就要暖和了,但邻水县八耳小学的孩子们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他们不仅在“三九”天时上山下田,看、摸、闻、尝过了霜雪,赏过了腊梅,还从冬至起利用学校的气象台亲自观测、记录了天气数据的变化,立冬时,孩子们还去收割和晾晒了大豆,好好体验了一次真正的“秋收冬藏”。这样丰富有趣的冬日,得益于学校“二十四节气耕读课程”的开发。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从上古时期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可以与我们今天的教育发生怎样的联系?我们一起走进八耳小学,看看他们校园中的“二十四节气”。

微信图片_20210121162148.jpg

“数九寒天”识物候

1月14日早上7点,温度零下0 .9℃。比平时早了一个多小时,八耳小学四(1)班、五(2)班、六(2)班的孩子们已经集合在气象站,记录下了当日的温度、风向和湿度。这一天,他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数九歌》,观冰霜、赏腊梅,在识物候实践活动中学习“数九寒天”相关的诗文和健康知识。

微信图片_20210121162311.jpg

“大家快看!老师发现,远处的景色与往常不一样了,谁来说说你的发现?”陈秋惠老师指着织满霜丝的田野向孩子们发问。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认真观察,争相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景象:“草地上凝着白霜,好像铺了一块白纱布。”“屋顶上也结了一层白白的霜,就像撒上了一层白砂糖。”不一会儿,孩子们手中的记录表就被填得满满当当。

另一边的田埂上,甘彬煜老师正指导孩子们用“踩一踩”“摸一摸”的方式,体验结冰带来的乐趣。“在多少摄氏度才会结冰?”“为什么水面结冰,水下不结冰?”甘彬煜一边提问,一边引导孩子们结合所见所感思考答案,一个个物理小知识就这样被孩子们牢牢掌握了。

微信图片_20210121162326.jpg

这次活动课名为“‘数九寒天’识物候”,属于“二十四节气耕读课程”校本课程。“三九”的第二天,八耳小学校园内外,漫山遍野都结上了洁白的冰霜,美得让人惊叹。校长吕小珍心想:一定不能辜负这么好的景色。于是,她以此为契机,与老师们商议制订出了这个课程方案。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感知了“三九天”的物候变换、学到了“鸡冷上架、鸭冷下河”等俗语的来历,还在腊梅的香气中,联想到了寒冬中辛勤工作的劳动人民,领悟到了腊梅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高洁精神。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亲身实践观察中总结出的、反映自然节律变化的时节体系,它不仅指导农耕生产,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和悠久的文化内涵。以八耳小学所处的农村环境为依托,吕小珍提出了开发“二十四节气耕读课程”的构想,于2020年春季学期正式实施。

学期伊始,课题组的老师们会初步选定几个节气,做出大致的课程方案。在选定的节气快要到来的那几天,以校园内外物候的变化为契机,再结合各学段的实际情况落实具体方案。“幼儿园以口头表达、美术、手工为主,小学则会分学段把活动与美术、习作、数学、科学等融合起来。”吕小珍介绍道。

除了这次的“‘数九寒天’识物候”,八耳小学的孩子们还体验了“立冬识农事”,学习如何收晾大豆;进行了“探究芒种”,探寻农民伯伯、阿姨提前插秧的秘密。不论是农作技艺的钻研,还是诗文习俗的传授,吕小珍相信,这样立足于自然实践的学习,培养的是让孩子们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品格。

“耕”“读”并重向未来

2019年9月,吕小珍来到八耳小学,接手了校长工作。此前27年,她一直呆在广安的城镇学校,来到这里,很快就被八耳镇美丽的乡村风物所打动。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吕小珍看到村民们随着日升日落劳动的身影,看到花开叶落、霜结雪融,产生了要把课堂延伸到校园外、延伸到田野中的想法。“城里的孩子想要接触这样的山水,还要专门抽时间研学旅行,我们八耳小学的孩子不把这样的优势利用起来,就太可惜了。”

窗外的美景,成为耕读课程研发的契机。

第一个让老师和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节气是芒种。孩子们印象中的芒种,是收麦插秧的日子,但是他们发现实际情况是,真正等芒种时节,田里的秧苗早就插好了。于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变身为一个个小记者,来到田地,去采访邻里那些正在干活的爷爷奶奶,问问他们这是为什么。

经过一番探寻,孩子们找到了答案:一方面,科学技术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机械工具大大提升了农事活动的效率;另一方面,种庄稼“宜早不宜迟”,过了芒种之后插下去的秧苗,长势很难好。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节气的意义,还在与爷爷奶奶们的交谈中锻炼了自己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

在吕小珍看来,仅仅传授学科知识,对于八耳小学的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全校近500名孩子中,有90%都是留守儿童,“我们要怎样给他们走向外面世界的底气呢?”

“耕读”,就是吕小珍找到的答案。“我们中华民族以农耕起家。让农村孩子能亲近土地,看得见山水,他们就能从这里扎根,走向世界和未来。”

“耕”,结合二十四节气,孩子们能从身边的田地中真真切切地学到农耕的知识和技巧,感悟农民劳作的辛勤,粮食得来的不易。立冬时节,孩子们来到豆田跟着村民刘二娘学习收大豆,懂得了要“握住豆茎下部”,要“一根一根地拔”,晾晒之前去掉豆叶才能在入冬之前的“小阳春”让豆子们吸收更多的阳光,长得更大、更饱满。

微信图片_20210121162259.jpg

“耕”的同时不忘“读”,实践活动又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融合起来。忙碌的农事、晨昏四季的景色,成为了习作的素材;在气象台统计到的气象数据,又训练了孩子们统计归纳的能力。有了实践活动的助力,理解、语言、分析、判断等素养会通过基础学科培养得更加充分。

“耕”与“读”的结合,既锻炼了技能,也滋养了人格。

刚来八耳小学的时候,吕小珍见到的孩子们是沉默的、羞怯的、不自信的。经过这一年多时间,孩子们学会了到田野里去看、去跑,把见闻带回课堂变成知识,吕小珍明显感觉到他们自信了许多,“眼睛里是有光彩的,看见你都会笑着主动打招呼了。”

可贵的变化还不止如此。因为爷爷奶奶疼爱,许多孩子在家几乎不干农活,还会“把韭菜当小葱、把芹菜当香菜”。学习了耕读课之后,许多孩子都对农事发生了兴趣,会主动要求帮家里做农活了。一位爷爷看到孙子的变化后惊喜地说:“他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

让农村的孩子了解农村、亲近土地,才能培养他们身为农民的“文化自信”。吕小珍在谈到研发耕读课的初衷时说,“我们虽然鼓励孩子走出去,去看外面的世界,但是我更希望他们在学习到本领之后愿意回来,建设家乡。如果不了解你的家乡,又怎么谈得上热爱呢?”

寒冬将去,春日可期。下个学期,八耳小学的第一堂耕读课暂定在惊蛰时节,孩子们又将去到田野里,与蠢动的蚂蚁、蝌蚪们一起,迎接春天。

(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编辑/一审: 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