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从升旗礼仪做起

教育导报网>家教 2021-10-08 18:00

编者按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所学校必须进行的公民教育。立足常规,呈现常态,变道德说教为道德体验,是学校德育面对的创新挑战。学校有义务通过教育将爱国情怀融入学生血脉,深植学生心底。

学校应该怎样去表达和传递爱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呢?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校长李俊霞认为,爱国,应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格底色,家国情怀,应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格,越是神圣的情感培养,越要以活动为载体、体验为途径,它既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过程,也是激情燃烧、触动心灵的共鸣。

从2006年开始至今,国庆节当天,锦官新城小学将传统的升旗活动,做成了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国庆升旗”特色活动,以此为载体,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而这场仪式感满满的活动也成了师生和家长每年一次的期盼,风雨无阻,历久弥新!

1.jpg

每年国庆节清晨,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90%以上的在校生家长,会和孩子一道回学校参加完升旗仪式活动后再开启假期之旅。而许多往届毕业生也会在这一天清晨如约而至,与这些孩子同返校园的家长们会一如既往地列队站在毕业生方阵后面,热情而秩序井然地参加完升旗活动,再兴致勃勃地合影留念。……如此这般,年复一年,就像参加一场特别的约会。

自2006年10月1日起,国庆节当天相约到学校参加升旗活动,成为了锦官新城小学的一项传统,也成为了“锦小人”的一种习惯。

曾有媒体朋友问道:“放假日能够把学生召集到学校来一定很难吧,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放假日让学生和家长回学校参加活动,家长有没有意见呢?”

面对这样的提问,我很理解他们的担心。但是,这份担心只是一种惯性思维,因为学校的这一传统活动从开始到坚持至今,既是用心谋划、勇于担当的育人初心,更是顺势而为、家校共育的自然发生。

缘起

让爱国主义教育在体验中触动心灵

4.jpg

爱国,应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格底色、家国情怀,应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格。然而,爱国素养也是需要培养的。越是神圣的情感培养,越要以活动为载体、体验为途径,它既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过程,也是激情燃烧、触动心灵的共鸣。

2006年4月的一天,在校园里与一位热心家长谈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话题,我们共同感慨新加坡国人对国庆节的重视: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有张贴国旗,其氛围之浓烈,令人震撼;我们共同感慨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之情:每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他们总会眼含热泪、心潮澎湃。然而,也有一些国人,缺少对国歌、国旗的基本礼仪常识,缺少国家尊严感和公民责任感。……我们深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于是决定将爱国主义教育从对国旗的认识做起,从升旗礼仪做起,并让家长参加到学校的升旗活动中,举办一场以家庭为单位担当升旗手的特别的升旗仪式。

学校大队部让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查询关于国旗、国歌等方面的知识,再利用集体朝会组织了一堂“国旗,我为你骄傲”的全校爱国主义教育课,为孩子们讲述了国旗的故事、升旗礼仪以及《国旗法》。同时,让孩子们走上街头、社区,对市民展开相关问卷调查,并向全体家长展开了专项问卷调查。

问卷迅速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回应,学校也同步完善了升旗誓词的修改。家长们对新誓词赞同率达到79%,还特别建议对誓词动作进行修改:右手郑重地放在左胸前,贴于心脏位置,这样更显得庄严,让孩子们知道所说的每一句誓言都需要发乎于心,践之于行。

2006年5月15日,星期一清晨的集体朝会上,由学生、老师、家长共同酝酿的向社区开放的升旗仪式如约举行。这是锦小第一次以家庭为单位,由家长担当升旗手,向社区开放升旗活动——社区代表、友邻单位员工走进校园,列队参与了庄严的升旗仪式。久违的仪式感打动了这些成年人,家长的深度参与,更是让孩子们异常兴奋。家委会代表在活动中发出倡议: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与孩子一道“爱国,从升旗礼仪做起!”并希望家长们能在国庆节当天,带孩子到天府广场观看国庆升旗仪式。

活动后,各班家长主动和老师对接了“国庆升旗观礼”之约的谋划。同时,学校也拉开了重大时节邀请家长参与,担当升旗手的序幕。

巧遇

神圣的仪式感,唤醒潜藏心底的赤子之情

3.jpg

2006年的国庆节,成都市天府广场因地铁施工无法举行升旗活动。眼看“相约国庆看升旗”的约定将落空,孩子们不甘心。经过一番商议,在大队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了武警成都支队“蓉城国旗护卫队”,请求将当年的国庆升旗活动移步到锦官新城小学的校园举行。正巧,两名抱憾因即将退伍不能最后一次参加国庆升旗仪式的国旗班战士被孩子们打动,主动上报情况,最终得到了上级组织的批准:由锦官新城小学少先队员向全市发出公开倡议,邀请市民到学校参加国庆升旗活动。

蓉城国旗护卫队首次“移师”校园,又一场特别的升旗仪式活动发生了!

2006年10月1日清晨,锦小校园,在2000多名自愿报名参加的学生、家长和市民的瞩目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格外令人激动。能这样观礼国旗班战士军姿英武、步伐坚定地迎着晨曦,怀着赤诚的敬意,伴着庄严的乐曲,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场的人无不心潮澎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孩子们国旗下宣誓也格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今天是你的生日》《红旗飘飘》……伴着深情的歌唱,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校园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在尽情的律动中,在激情燃烧的歌声中,在神圣的仪式感中,所有人的爱国激情被唤醒,家国情怀被点燃,爱国情怀被深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中国人”“爱国情”又一次在现场的每一个人心中打上烙印。

记不清是谁第一个发声,只是明明白白地知道,大家不约而同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们每年国庆节的清晨都到学校来参加升旗活动,我们自己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

这是无法拒绝的心声。虽然作为学校管理者,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每一年活动组织的安全有序,面对年年开展活动给老师们带来的这份工作责任的压力,更要面对家长们、孩子们的那份信任与美好期盼。

坚持

课程化实施,收获“众里寻他”的欣喜

2.jpg

一份美好的约定,十余年的坚持,成就了家校共育的默契,收获了成长路上为之动容的风景。

国庆升旗活动,每一个锦小孩子小学六年就有六次这样的经历。更为可喜的是毕业生心心念念的回归:每年国庆升旗,毕业生穿着中学的校服,和家长一道早早地来到校园,等待与久违的老师、同学再次相见。有孩子说:“这是毕业生集结的最好地方。”锦小的海外学子也会在此刻收看学校升旗仪式的视频直播。

2016年国庆升旗活动后,毕业生黄乙珉发来自制小视频——“十年坚守”。她这样深情地述说:“再一次站在这里,看国旗升起/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道/十年后我们身处哪里/但我们都知道/十年中的每一个今天/我们都会回到这里。”

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中,学校不断完善《国庆升旗仪式活动流程图》《国庆升旗仪式雨天方案》《国庆升旗仪式安全预案》《活动筹备阶段项目分工》《国庆升旗活动疏散路线图》,一次次精心设计、精当实施,是让人看得见的精雕细琢、用心良苦。家长们呢,从担当升旗手到与老师同台表演节目,从活动的观礼者到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让升旗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具仪式感和参与性。《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一首首赞歌,已是所有人的真情告白。参加活动的人员从最初的20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3000余人,一些家长的朋友也带着外校读书的孩子前来参与。2019年国庆,四川音乐学院一支学生管乐队的师生们也加入了锦小的升旗活动,并倾情参演。

每年9月开学后,锦小总会洋溢着迎接国庆的喜气、充溢着亲人团聚的期盼。学校官微发出国庆升旗邀请视频后,总会得到快速而热烈回应,师生、家长纷纷留言:

“我们班毕业后相约,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国庆锦小见。这就是默契,这就是骨子里的传承!”

“10年了,无论是在锦小读书的6年还是毕业后的4年,10月1日这一天都是我们不变的情怀,今年再见!”

“13年了,我家的大假都是10月2日开始。因为第一天,10月1日,属于中国,属于成都,属于锦小,属于我们全家。”

…………

国庆升旗活动后,学校还会在当天及时推出活动官微,这同样被大家热切地关注着,大家也总会在第一时间跟进留言:

“早上坐车,司机问我们,‘今天学校还上课?’我回答,‘不上,是学校组织升国旗,每年的今天,风雨无阻!’‘是吗,是哪所学校?’‘锦官新城小学!’‘真棒!’顿时,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谢锦小,让我们有幸在每年国庆节这一天相聚在一起。”

“今天早晨下雨了,可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日晒雨淋,所有人都来到了操场举行升旗仪式。不打伞,任由身体被淋湿,也不愿在这次伟大的国庆中缺席。雨水径直从面颊上流过,所有人的心中都热血澎湃。”

“孩子虽然不是锦小学生,但我还是带她去参加了锦小的升旗仪式。谢谢锦小,给我们独特的记忆,祝愿祖国,祝愿中国!”

“早上看了直播,热泪盈眶。唱的都是一样的歌,这么多年,该进步的都进步了,该长大的都长大了,最重要的是该留住的都留住了。”

“一直期待能以家长身份参加锦小的升旗仪式,今日终于有幸圆梦。全校师生和家长齐聚一堂,升国旗、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爱意,共鸣爱国情、师生情和亲子情,意义非凡。锦小一直风雨无阻坚持的这份爱国教育,今日犹如一粒鲜活饱满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伴其一生,惠其一生。”

…………

每一次国庆的相聚,总是演绎着感人至深的场景,凝结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强音。

这样的坚持,哪里只是简单的重复,它考量着教育人的智慧、品格与心力。这样的坚守,哪里只是教育人的谋划与担当,更是回归常识的理性,是人心向善的笃定,是家校共育的勠力同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孩子心中牢牢扎根!”我们,在“爱国,从升旗礼仪做起”的活动中看到了这样的教育成为现实——入脑、入心,内化为一种人格素养。

编辑/一审: 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