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易东:写作无他,唯真情实感、有感而发

教育导报网>家教 2021-10-15 18:36

《镜子里的我》,儿童文学家邱易东的新作。今年4月出版至今,已经印刷了3次。邱易东说,这是一本送给所有小朋友、所有“写作的人”的书。

这本书里有三十多篇“作文”、六七首童心小诗,都是小学生内心和生活的真实写照:照镜子、吃饭、睡觉、做梦,和自己吵嘴的弟弟、舞王级别的奶奶、同桌小胖、敲门的老人、参观动物园和博物馆。……

然而,看似简单的题材,每一篇都经过了精雕细琢:生动精准的语言,鲜活的形象和画面,让熟悉不过的人、见惯不惊的小事变得充满了趣味和独特的魅力。

每一篇“作文”,邱易东都会花上几个月来打磨。这样一本小书,从动笔到出版,前后竟有10年之久。

2.jpg

小朋友的作文,也可以是好的文学作品

初见邱易东,聊起日常写作,他说:“日记充满了真实的情感。但这样的写作像野马一样放纵情感,很难再做到表达上的文学性。”在邱易东看来,优秀的文学写作需要真实的情感体验,有感而发,而如何“发”才能将心中所思充分地以作品呈现,就涉及到写作的方法。

“小朋友的作文,也可以是好的文学作品。”出于这样一种想法,10年前,在邱易东开始创作《镜子里的我》的第一篇“作文”时,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完成一本能真正帮助孩子们创作的书。

全书分为《我》《你》《他》《它》4个篇章,从内心到外部世界,从亲朋好友到同学、老师,再到花草树木、山河湖海,现实与梦境,以平常的生活为题材,完整地呈现出了一个人的写作感受。

怎样把自己的感受写好,把事件写精彩,把人物写“活”?答案就从这些“范文”中去找。邱易东还专门在文章后面附上“作者的话”,把自己是怎么选题、怎样提炼,怎样组织语言、篇章的过程教给小读者,帮助他们实现从读到写的突破。

每一篇文章,邱易东都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和立场来写作。在他看来,真实的体验、感受,是创作的基础。

写人的一篇《舞神奶奶》,就是一个把原作全盘推翻之后创作出的故事。为什么要全盘推翻?邱易东的理由很简单:不够真实。

之前的版本是这样一个故事:大年三十的夜晚,饭桌上,妈妈为几个月前去世的奶奶摆上了一副碗筷。看着身旁空荡荡的座位,小主人公回忆起了奶奶生前的许多事情,总是给“我”做好吃的、带“我”去公园里玩、还会抱怨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这时,妈妈突然拿出一个红包,说是奶奶临终前为“我”准备的,因为这个春节,奶奶没办法陪“我”一起过了。

“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难过,很感动?但是你再回味一下,就别扭了。”邱易东说道,“摆碗筷,是不是有点做作?奶奶去世的时候怎么还会想到给‘我’准备红包?”

即便这个故事富有戏剧性,能暂时地打动人,但如果它缺少了真实性,也是经不起回味的。

于是,邱易东把这一版写的“奶奶”推翻,开始到处搜集“真实的奶奶”的消息。

当代中国的老年人,最典型、最火爆、最流行的是什么?广场舞。脑海中出现了这么几个新闻:音乐扰民、抢占地盘。接着,他脑海中又出现了自己看过的广场舞,节奏感强烈,动作简单、整齐,还有广场边上“围观”的路人。……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泸州古蔺,看到了全县的爱好者齐跳广场舞的震撼场景。广场上,沉沉的暮色中,领舞者自信优美的舞姿、翻飞的洁白衣袖,给邱易东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当即就把这位领舞确定为“奶奶”的原型。

确定了“舞神”的形象,再就是补充细节。作为奶奶的孙子,“我”能见到的奶奶绝不止广场上跳舞的一面。于是,邱易东把切入点放在家庭中,写奶奶是如何热爱跳舞,以至于拖地也像在跳舞、洗碗也像在跳舞……之后,小孙子终于有机会来到广场上看奶奶跳舞:“我”看入了迷,奶奶跳着跳着,“像一团红色的火焰”“像宇宙中旋转的星云”。

这一篇,最后的想象进入了宇宙,却比之前那个版本更加真实、灵动。“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其中的形象都是基于真实的现实而创作的。”邱易东说。

写作,应是“运用”而非“套用”词语

长期担任学生作文、儿童文学奖项的评委,邱易东发现,许多孩子的作文都有程式化、偏好“意义”的弊病。

程式化,包括篇章结构上的,比如,写人物要先写外貌,再写性格,用一两件事来说明;也包括用词上的,写妈妈,眼睛总是“大大的、炯炯有神的”,要不就是“虽然不大,但十分有神的”,头发,无非也是长短与卷直的排列组合。

在一堂写作课上,一个六年级女孩的话让邱易东记忆犹新。女孩说,听说写作文是写妈妈,让她无比开心,因为她特别爱妈妈,很想把妈妈写好。动笔了,她按照老师教她的方法去写,大眼睛、长头发、很爱我……但写着写着,她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劲:“我的妈妈不在这里了。”

一些孩子的妈妈像“变色龙”;一些孩子的妈妈像“老虎”;一些孩子的妈妈像“绵羊”。……可看来看去,似乎所有的“妈妈”都差不多。究其根本,邱易东认为,是这种“用词语写作”的作文思维在作祟。孩子们学会了词语,学会了搭配,在写作时不是“运用”而是“套用”,作文就会变得千人一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另一个弊病是对“意义”的偏好。小学生常写的作文类型“做一件好事”“从中我学到了××”等,都可以归为这一类。写这类文章,首先,孩子们一定会去找这类“有意义”的事情做,做了之后,写作时就会刻意地往“意义”上靠。

程式化写作、对“意义”固执地追求,孩子们在写作时只能想起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能,只会堆砌好词好句,写重复、老套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写作,无法激发孩子的生命能量,也无法提高孩子的审美水平。

“不是说追求‘意义’不好,而是就算写‘意义’,也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经历和体验之上。”邱易东反复提及“真实”两个字,“写作,一丝一毫都不能离开真实。”

邱易东在创作《看风景的孩子》一文,就是在告诉孩子们,意义无须刻意。一个在假期去乐山大佛的孩子,因为人太多什么也没看到,写不出来游记,被爷爷批评“没长眼睛”,觉得很委屈。

为了证明自己是真的“什么都没看到”,小主人公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太阳火辣,自己顶着一头热汗,只能看见大人的腰和屁股;好不容易排队到了大佛旁边,还来不及仔细看看,就被后边的人催促着继续往下走;到了江边,还是看不见大佛的脸,“我”一转头看见了骑在爸爸脖子上的妹妹,心想:她一定能看得清楚吧。

讲到这里,他才惊觉,自己已经口述出了一篇作文,这就是他看到的真实的风景。

邱易东认为,写作之前不能“意义先行”,去哪里玩,所见即风景。相比景色本身,旅行的体验是更重要的,只要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也只有从自己真实的体验出发,文章才能真实、生动。

好的作品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邱易东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真情实感,有感而发。

写作建立在真实的体验之上。只要在生活的人,就会有感受,而感受,是写作的开始,也是关键。好的作品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邱易东十分喜爱李白的作品。在他看来,李白写的不是单纯的景色,而是他眼中的景色,也是有他在其中的景色。“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诗人潇洒的性格,全都在松风星河之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种孤寂却宁静的情境,穿越百年,依然能感染读者。

当决定用文字来写作,无论是一件事、一个物还是一个人,都需要形象。用脑海中一个个的形象创设出情境,借用文字为载体,让心中所想流淌至笔尖。

怎样选择形象,创设情境?当被问起选择的形象,是否应为回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时,出乎意料地,邱易东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不需要选择。仅仅是回忆,就够了。”在邱易东看来,形象的选择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回忆一件事,最先想起的那个,就是这件事的“标签”。

记者试着用这种方式回忆了一次自己的古镇游,那次出行变得有意思的不是老房子,也不是当地的特色小吃,而是旅途中的阳光,夜晚的风声、水声,和侵入发肤的凉意。

连续闪过的几个形象或场景,围绕它们来展开,足以撑起一篇文章的情感能量,无须纠缠于它们是否有“意义”。

邱易东还提到,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要注意触摸内心产生的想象和联想。做好了这一点,文章才会变得更加丰富,产生审美的张力和感人的力量。

他用桌上的杯子来举例:“‘杯子立在桌上’,这不是感受。‘我看见杯子’,这才是感受。‘我看见杯子戴着一个红色的帽子’,这是有了进一步的感受。”感受不是说结果,而是在获得这个结果前的体会过程。在纸上呈现的过程,是能看见“人”的。

完成了情感的积蓄、形象的选择、情境的创设,下一步就是要把这些都变成文字。要实现他们的有效转化,就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好文、好诗,学习其切入的视角,行文的节奏,学习如何表达才能让胸中的形象有效地向笔尖的文字转化。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用自己视角的“针”,牵引着感受的“线”,把感受所及的具体形象,连缀在画面中,让形象和画面替自己表达情感。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这样面对世界和生活,也就是说,都在以具体的人和事获得自己的感受,只要真实地表达,就会成为精彩的作品。

编辑/一审: 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