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秋:开创学科的动物营养学家丨2019四川教师风采

教育导报网>人物>教师风采 2019-12-03 16:55

受学术大师杨凤影响,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周小秋在大学时就树立了投身农业科教事业的理想。工作中,他极富开拓精神,发现水生动物营养研究在全国农业高校中一片空白,他决定向这个方向进军。缺钱,他为了实验室几乎把家搬空;缺人,他就加班加点连轴转,甚至住在实验室。2005年,他克服重重困难,在46天的时间里亲自设计、建成了一个近1000平方米,设备先进的水产动物营养实验室,缔造了令人惊叹的“水产速度”。

3.png

多年的勤于开拓,让周小秋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被农业部淡水鱼岗位专家誉为“行业宝贝”,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水产营养与健康、鱼肉品质的关系研究,截至目前,该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和团队主持的研究成果“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近30年淡水鱼营养及饲料在行业中的首次获奖。该技术的运用让鱼类发病率下降70%以上,这种营养调控大幅降低了养殖用药量,大大降低了食用鱼体内的药物残留,提高了食品安全。该技术还提高了养殖效益20%,产生经济效益高达177亿元。

这种开拓精神更体现在周小秋对学生的培养中。1993年,周小秋在没有教材、没有实验场地的情况下,排除万难,为本科生首次开设了鱼的营养与饲养学课程,开启了水产动物营养方向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该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使2500余名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掌握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专业知识。

授课时,周小秋注重教学内容“点”与“线”的布局,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出问题。看似无序的问题,却总能一环扣一环,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更能理解问题的精髓,主动掌握知识。这种独具一格的上课模式,吸引着学生,他的课不但无人缺席,还常有其他学生前来旁听。他在课堂上展现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近250名本科生报考水产动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研究生培养上,周小秋更注重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他坚持“90%+10%”的原则,90%为情商、智商并举的能力训练,10%是在能力训练过程中“顺便”完成学业和获得文凭。通过这种特有的训练方式,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许多学生成为了行业的杰出人才和中流砥柱。

周小秋常说,语言的教育和开导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身教和表率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从教29年,他坚持提前10分钟到课堂;坚持出差回学校的第一站是实验室;坚持亲自指导研究生 SCI论文写作及每个关键环节的培养。他不仅解学生学业之惑,也解他们思想、生活和人生之惑。他还创造了许多“周氏语录”,把枯燥的理论用简单幽默的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求知,也学会做人、做事。

编辑/一审: 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