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归孩子 家长的归家长

教育导报网>家教 2019-12-05 17:54

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要么上厕所、喝水,要么坐在书桌前半天写不了几个字,家长看着干着急。在春泥夏花教育心理老师李雅看来,这些现象的背后存在一个共同的原因:父母没有跟孩子建立好学习边界。如何建立学习的边界?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习惯?近日,李雅在一场讲座中为家长们支招。

难解的“学习之困”

过度亲近、过度关注、过分担忧

孩子的教育牵动万千家长的心,其中,学习更是关注的焦点。很多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时,困难重重,常常是一个问题没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不知道该从哪儿着手。李雅帮家长理清了思路,她认为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担心作业质量。家长发现孩子书写潦草,像在应付作业,怎么办?李雅分析,家长的两难心理是:如果要求孩子重写,孩子肯定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心不甘情不愿;如果任由他把这样的作业交给老师,又担心孩子挨批评,影响老师评价,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二、担忧时间分配。周末孩子玩得多,学得少,该不该管?家长一方面担心提醒孩子影响亲子关系,另一方面担心不提醒,孩子一玩就是一整天,等到快交作业了,再临时抱佛脚,急匆匆地赶作业,作业完成得不好,还容易养成拖拉的坏习惯。

三、补习班效果是未知数。补习班不是万能的,即使孩子参加了,能否提高成绩也是未知数。更让家长担心的是,报了补习班,孩子学业成绩依然没有改善,又该怎么办?

四、辅导孩子作业到什么程度。家长担心陪读陪写会让孩子自觉性下降,对大人过度依赖;也担心以后作业越来越难,家长辅导不了,孩子又该依靠谁?

面对这些难题,李雅认为,家长首先要思考,孩子的人生由谁负责?“孩子的意图就是生命的力量,在没有证明孩子不能为自己负责之前,要相信孩子能为自己负责。孩子小时候对学习负责,长大后才有对人生负责的意愿和能力。”她说。

建立边界意识

给孩子留点空间

“他的是他的,我的是我的,这就是边界。”李雅说,我们建立与孩子的边界,就是孩子的冷热、饱饿、穿衣等,由自己负责。孩子学习内容多与少,怎么学,则由他自己负责。

李雅认为,人一生有两次成长机会,一次来自于原生家庭。一次来自于孩子,通过养育孩子再成长一次。“我们可以在孩子的帮助下,修建自己和原生家庭的关系。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有爱、有空间,我是我,你是你,我们的关系是我们的关系。父母负责父母的部分,孩子负责孩子的部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有共同负责的部分。这就需要建立边界意识。”她说。

协助孩子一步步成为自己的主人是一个过程,李雅认为,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建立。第一步,一份放手的声明。告诉孩子,从今天起,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家长不干涉,除非需要帮助;第二步,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时,要沉住气。孩子也会试探家长,先玩再学,或者不学,都可能是孩子的试探。这时,我们要相信孩子会为自己负责;第三步,内心感到着急或生气时,思考这种情绪背后的原因。有时,家长会希望别人觉得自己很优秀,孩子是一种证明方式,当孩子达不到这个要求,便会焦虑和愤怒;第四步,孩子寻求帮助时,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帮助。帮助时不要说教和挖苦孩子。根据孩子特点,一点点扩大他的主权。关键是让孩子感到被信任。

【家长面对面】

建立学习边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1000个家庭会遇到1000种具体情况。在实际运用中,不少家长遇到困惑,李雅和春泥夏花的老师们针对家长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Q:孩子六年级了,五年级下学期搬家后开始不肯读课外书,但睡前会听故事广播。我担心他从此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了。

A:听广播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读书是通过视觉获取知识,听广播是通过听觉获取知识。思考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孩子深入思考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能力,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平时可以和孩子沟通他看到的故事,对情节、人物的看法,这是引导他深入思考的过程。孩子一开始可能不知道怎么说,家长可以先谈自己的看法,给孩子做示范,久而久之,孩子就懂得如何谈看法了。

Q:孩子高中读重点班,高手如云,高中学习难,压力大,孩子有挫败感,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A:读重点班对孩子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身边同学潜移默化督促他进步,挑战是高强度、高压力,稍不留神会对自己造成打击,听这位家长的描述,孩子遇到的挑战更多。

平时,可以引导孩子多关注自己,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另外,注意给孩子减压。如果孩子因为压力过大严重影响情绪、影响学习,且这种情绪持续一个月以上,孩子可能需要专业人士帮助他做调整,希望家长引起重视。

Q:大人有惰性,孩子自然也有。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养成好习惯,同时又能保持边界?

A:边界就是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舒服的位置。养成良好规则感,孩子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也会自己处理好懒惰的部分。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例如,有家长对孩子说,做作业时要认真,不能一心二用,但自己却一边看电视,一边加班,规则的树立就很难成功;第二,制定合理的规则,不合理的规则孩子就不会打心底接受,很难执行;第三,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形成正面的引导;第四,让孩子做有限选择,不想让孩子在房间跑来跑去,就可以问孩子想要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问孩子现在想干些什么,无边际的选择更难以养成规则意识。


编辑/一审: 张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