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出家长应有的三个智慧——鼓励 协作 持“慢”

教育导报网>家教 2019-12-12 18:02

随着近年家庭教育讲座的增多,家长们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信息,我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近日,在四川省第二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学校与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许莉娅、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赵石屏、儿童教育专家杨霖围绕情绪、合作、观念三个角度分享经验,鼓励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多一点反思精神,科学育儿。

跳出情绪怪圈

夸一夸女儿漂亮,为何不行?

许莉娅最近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个40多岁的女人因出轨离婚,前夫不同意她与儿子相见,还常对儿子说:“你妈妈是一个坏女人。”并将前妻出轨对象的照片给儿子看,强调“这是我们的仇人。”40岁的男人在10岁儿子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以前温暖的儿子不见了,在前夫的影响下,孩子变得冷漠,看母亲的眼神甚至带着仇恨。

在孩子内心埋下仇恨母亲的种子,不仅剥夺了孩子享受母爱的机会,影响母子关系,还会干扰孩子成人后的情感建立。孩子以后会如何看待婚姻?女性?他的世界观会不会扭曲?显然,这位父亲并没有考虑这么长远。

“许多父母都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宣泄负面情绪,却很少考虑这样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许莉娅说,小学阶段,孩子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价值观,这时父母的情绪、言语非常重要。父母的玩笑话可能导致孩子走向歧途。她举例,曾有孩子自杀的原因是要去天堂找外婆。“这个孩子的父母信仰宗教,让孩子误以为人死了会去天堂。”

小学阶段是孩子树立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她建议,父母与孩子沟通、聊天时,要“多留一个心眼”,反思自己的言语、行为、情绪是否理智,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一时怒火反馈给孩子。

理智家长也有跳进情绪怪圈的时候。杨霖有一年带女儿去国外旅行,许多人夸女儿漂亮。杨霖怕女儿沾沾自喜,立马说:“没多漂亮!没有你们家女儿漂亮!”之后,女儿问:“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所有人都在欣赏我,只有你不欣赏。”杨霖被女儿问住了。

“一些情绪是无意识的,深入骨髓的。例如,不能让孩子沾沾自喜,不能随意夸奖孩子,要让孩子保持谦虚的心态。但家长没意识到,这些情绪是传统观念带给我们的,并不客观、中立。”杨霖认为,家长有时也要多反思这类情绪,从怪圈中跳出来,在各种情境中不断进行教育实践,积累出科学的教育智慧。例如,夸一夸女儿漂亮,为何不行?

做合格的协作者

多元化时代,坚持什么?

一名老师今年接手新班级,她让学生自己确定班规,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还邀请两名家长参加讨论会,见证孩子们讨论的过程。最后,学生制定出20条班规,老师将班规发到家长群里,没想到,家长群炸开了锅。有家长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孩子才二年级,哪有能力制定班规?老师苦苦解释原因,但家长们不听劝,坚持向校长告状,建议辞退老师。

杨霖得知此事,进一步了解,才知原来班上有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负责放学时在班级队伍前举牌子,新的班规规定举牌子的人要每周轮换,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见孩子伤心,借故给老师发难。

“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家校环境下,如果家长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家校不仅难以协同,孩子也无法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杨霖说,孩子的监护人是家长,家长不配合学校,也不能凌驾于学校教育之上。家长应作为协同者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杨霖曾在一所学校的6年级做了一个调查,95%的孩子一周六天半的时间都在学习。这是否意味着家庭教育失去了空间?她以女儿面临的择校问题举例:

女儿中考成绩优异,但她坚持让女儿选了一个距离她工作地点非常近的学校,放弃了其他两所口碑更好的高中。许多人想不通,问她原因,她解释:“女儿在附近上学,我们可以每天一起吃午饭,一起放学、下班,多了许多时间沟通、交流,这非常重要。”如今,杨霖的女儿已在国外工作,但母女俩依然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她认为,价值观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土壤。如果父母在乎成绩,就会竭尽全力给孩子营造学习为主的成长氛围;但如果父母更在乎亲子沟通,则会围绕这个核心去做不同的选择。选择不分对错,它建立在父母的教育观、价值观之上,孩子被这些选择影响,成为不同的人。而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想清楚自己要坚持的价值观。

持“慢教育”的态度

让儿童发一会儿呆,不好吗?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还有多少家长愿意陪着孩子发呆?赵石屏分享了一则自己近日所见的趣闻。一天早晨,她在餐厅看到一位妈妈陪孩子吃早饭,孩子拿着油条在座位上出神,妈妈没有催促孩子,而是陪着他一起发呆。之后几天,赵石屏偶尔还会在餐厅见到这对母子,孩子总是拿着油条发呆,妈妈也不催促。

“这种景象太难得了。大多数家长总是在催孩子‘快一点,快一点!上学来不及了,上兴趣班迟到了!’”她说,时代发展得快,学生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孩子总是被家长催促,少有家长还愿意花费时间和孩子一起发呆。

在赵石屏看来,发呆不是浪费时间,它是孩子在童年时期的一种隐性学习和发展。“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授,不能替代想象对神经联结的拓展。家长应该珍惜孩子的生命早期敏锐的感受能力、直观想象,不要牺牲儿童感性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童话正是儿童空想的源泉,也是精神发育最自然的食物。赵石屏谈到,为什么孩子喜欢看童话故事?正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处在自我中心思维阶段,意识中的客体依附于主体,喜欢将并无关联的事件依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联系在一起,去解释因果,这就是想象。如果孩子早期没有童话,他们的精神发育可能会停滞。

她建议,家长要维护孩子空想的权利,尽量让教育“慢”下来。“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慢活儿’,家长只有具备了慢教育的能力,才能从容应对孩子上学带来的压力,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保护孩子成长的过程。”她说。

小学阶段如何让教育慢下来?她认为,家长应掌握两个核心,即学习习惯培养和智力拓展。她提出重点培养三个习惯:一、紧跟老师的习惯。紧跟老师讲的课,布置的作业,提的要求,安排的活动等。眼睛、耳朵、行为举动随时跟着老师,让孩子逐渐有“任务意识”。二、“自己做”的习惯。与学习相关的事都“自己做”,独立面对,才能成长。三、科学用脑的习惯。儿童上学以后,大脑负担大大增加,容易疲劳、紧张,消除这种情绪必须依靠充足的睡眠和充分的身体活动。

此外,她建议家长要温和地鼓励孩子维持习惯,不需要讲多少道理,更不要喋喋不休。“儿童接受信息时,情绪在先。如果家长情绪是温和的,孩子比较能听得进去;如果家长情绪是愤怒的,孩子内心会抵触,甚至反抗。”她说。

赵石屏认为,“慢教育”就是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多可能性。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的任务,儿童空想是孩子智力拓展的途径,缺一不可。“家长的教育期待不宜是简单化的指向,例如分数等,要意识到动机、条件与效果之间的可能性。当然,家庭教育选择某种模式,也要做好接受这一选择的风险,想清楚约束、管教或者包容、尊重、信任两种教育模式的不同价值。”在她看来,慢教育是面对当下家长焦虑的应对办法,也是家长认清儿童发展规律的一次机会。


编辑/一审: 张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