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手齐聚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说”气象
教育导报讯(记者 杜蕾)“一群活泼怪兽,出生后兵分三路,第一路东渡影响长江、黄河两条河流域;第二路往东南,一路影响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第三路跨过陕西南部,经华北山东地区出海……”4月19日,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决赛舞台上,来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选手罗倩绘声绘色地向全场观众讲解吐水成雨的“怪兽”——西南涡,精彩的讲演引发阵阵掌声。
决赛现场
4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2019年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来自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各省(区、市)气象局和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102名气象科普讲解达人同台竞技,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参赛单位和人数最多的一届比赛。
经过3场预赛的激烈比拼,18名选手成功突围,进入19日的决赛。决赛为每个选手设置了自主命题讲解和随机命题讲解两个环节。自主命题讲解时间为4分钟,选手围绕天气现象、气候变化、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气象探测等气象话题,自由选择题目进行讲解。随机命题讲解环节,以多个领域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由选手现场随机抽选题目即兴讲解。马德堡半球、嫦娥四号、电流、天宫一号、沙漠、伯努利原理……选手们在现场随机抽到这些不同类别的题目,在短暂20秒准备时间后,立刻进入2分钟的即兴表演。他们的精彩发挥不时得到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每个选手讲解结束,评委立刻根据内容陈述、表达效果、整体形象,选手的随机反应能力和发散思维等进行现场评分,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取平均分。
为保证大赛公平、公正、公开,大赛专门设立了监督组,对大赛评选工作全程监督。最终,大赛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1名。一等奖由来自云南省气象服务中心的韩文斐、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的张澍舟和四川省南充市气象局的张晓沫获得,她们也将被推荐参加2019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获得一等奖的三名选手(右三)
据悉,2019年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以“科技强国 气象万千”为主题,是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赛的举办旨在广泛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增强公众气象科学素质,促进气象科技成果共享,也为广大气象科普传播者、讲解者和志愿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普传播能力,推动气象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