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教授王旭:科研教学两手抓 创新育人双开花
不久前,由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教授王旭研发的温室卷帘机器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顺利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至此,王旭已连续获得8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个人发明专利的申报数量和授权数量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身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主任,王旭不仅在科研方面成就斐然,育人方面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主持的3项教学改革项目,均获得了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主讲的课程“智能产品造型设计”于2020年获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立项。他所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重要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主持的3项教学改革项目,均获得了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
科研创新:把理论变为实践 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一次外出游玩时采摘蓝莓的经历,成为了王旭初次涉足智慧农业领域的契机。采摘过程中,王旭细心地发现,蓝莓大棚虽然已经实现了无人化种植,但其中运用了大量的传感器,设备相当复杂。在和大棚主人交谈中,他得知,无人化种植技术虽然非常方便,但成本相对较高,只适用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否则就难以收回成本。
解决成本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种植收益,同时也能为粮食作物无人化种植创造有利条件。为此,王旭和他的团队制作了一款移动机器人雏形,将传感器集成为一体,让机器人按照既定路线移动监测数据,从而显著降低无人化栽培中大量使用传感器带来的成本问题。为确保其可靠性,王旭及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机器人的各项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最终取得了可喜成果,该机器人成功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
“在之后进行科技项目研讨时,我们发现,智慧农业的前景最大,最值得深入探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支持智慧农业,我们做科研的,就应该去把理论变为实践。”王旭希望在自己和团队的努力下,可以加快实现我国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之下,王旭及其团队持续发力,接连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内容涵盖多款适合大棚内运用的机器人及检测系统。此外,王旭还参与成都市科技局的纵向技术创新项目,针对淡水养殖业开发了一种水下移动装置和水环境监测机器人。王旭表示,“这一系列专利的批复时间都仅有半年左右,明显短于业内平均的3年,这从侧面证明了这些专利技术创新性比较强,区分度较高。”
教学改革:以成果为导向 助力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
身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主任,王旭不仅在科研方面成就斐然,育人方面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主持的3项教学改革项目,均获得了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主讲的课程“智能产品造型设计”于2020年获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立项。
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长期以来坚持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之路。“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往往是脱节的,评价也以考核性评价为主,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割裂,各项能力不均衡,出现重考试成绩而轻实践成果的后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王旭和同事们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交出了答卷。
2020年以来,在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以及教务处的指导下,王旭和同事们逐渐探索出以“一套理论+一套工具+一批项目+一批成果”为核心的“四位一体”新型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的成果输出为导向,利用一套理论和一套工具,完成一个基于应用场景的项目,达到输出一批成果的目的。
“但是,以成果为导向并不是一定要求学生要出论文或专利。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的能力,体验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王旭解释道,根据他的经验,创新是有方法可循的,他和他的团队之所以能够连续成功取得专利,就在于使用了科学的创新方法,正因如此,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智能制造系于2022年形成了“成果井喷”,2019级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获专利授权和论文发表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70%,七成以上的学生或参与了至少一项专利的开发,或发表了科研论文。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前,王旭正和他的团队一起,对学生进行访谈和深度跟踪调研,希望可以在这些持续研究当中,挖掘学生深度需求,并积极探寻解决之道,从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辟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