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金雁小学:“好样雁”劳动教育系列课程获好评
《教育导报》讯(黄永俊)11月24日,德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广汉市金雁小学举行,全市各区(市、县)教育系统相关领导、专家及中小学、幼儿园近500人观摩该校市级课题《“翱翔金雁”小学中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探究》成果展。此次活动由德阳市教育局主办、广汉市教育和体育局承办。
在同雁堂,与会者观看了“小金雁”们的军体拳及内务整理展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培养目标,该校将国防教育、红色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与德阳军分区合作成立德阳首个“少年军校”,每年组织全体师生到军营研学,体验军人职业生活。军体拳由踢、打、摔、拿、拧等基本格斗要素组成,让学生在练习一招一式中感受军人风范。内务整理则培养个人劳动技能,系“好样雁·自理雁”课程内容之一。
在知行廊,剪纸、泥塑、沙画、插花等体现“好样雁”系列的“巧手雁”课程:剪纸和泥塑通过捏、塑、剪、撕、折等,引导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沙画和插花引领劳动教育课堂,使学生从其他课堂中跳出来。“小金雁”们用一双双巧手,创造出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劳动作品,不仅在亲身体验中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也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感受劳动创造美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在景观池,“小金雁”们通过刻画、打磨、抛光等步骤,制作玉器作品,体验古法制作玉器的过程。古法制玉是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将其列入劳动实践类课程,意在让“小金雁”们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理解古蜀工匠的创造智慧和创新精神。
在食堂,小小面点师课程(包含制作饼干、包饺子、做汤圆),以实践操作为手段,在教师指导下,“小金雁”们学习餐桌礼仪、食材加工、面食制作、烘焙技巧等,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美食制作的创新能力。孩子们亲手制作的饼干、饺子、汤圆、烙饼,热腾腾、香喷喷,吸引与会者纷纷驻足品尝。
在拥军广场,“小金雁”们奇思妙想频现,他们充分利用秋天的落叶和家中的废旧物品,极尽画、折、剪、贴之能事,将看似寻常的物体、废旧物品等变废为宝,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劳动技能,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在“金禾禾”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成果展示区的南瓜、花生、红薯等成为孩子们的骄傲。该基地实行包产到班,由班级自主管理,“小金雁”们在基地种土豆、种莴笋、拔萝卜、为草莓盖膜。校方还专门辟出“微田园”种植水稻、油菜、麦苗,让栖居城市的孩子也能近距离观察到大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
该校还建设了一个川西农具展厅,犁、锄、锹、镰刀、晒席、风簸等传统农具,丰富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古蜀先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农具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随后,大家参观了生态劳动实践项目古法蜂蜡制唇膏,“小金雁”们全程参与其中,兴趣盎然。
在“金牛牛”科技角,雨水自动收集大棚、会烧热水的冰箱、手摇泡泡机等劳动科技作品逐一呈现。该校坚持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合,帮助“小金雁”们更新劳动观念,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创造能力,为“好样雁”系列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金雁小学负责人唐吕贵表示,作为新建投用3年多的城区公办学校,金雁小学将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学生特点,加强劳动教育探索实践,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生评价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终生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