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风起处 “两路精神”代代传

教育导报网>新闻 2025-03-30 20:35

——四川省第三届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舞台剧展演活动颁奖典礼侧记

《教育导报》讯(实习生 黄娜)“爸,您看,这就是我们的新学校……将来我要接过您未完成的工作,让您的信念发扬光大。”3月28日,在四川省第三届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舞台剧展演活动颁奖典礼上,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的情景剧《“两路”传承 筑梦高原》以一段卓玛与父亲的隔空对话拉开序幕。

“同志们加油干!接连降雨有可能造成二次塌方,再不抓紧抢修,山下的人就多一份危险!”舞台上,急促的哨声与轰鸣的塌方音效交织,一群“养路工人”正在奋力抢通道路,这是《“两路”传承 筑梦高原》的高潮场景之一。该剧以康巴文化为背景,讲述了养路工父亲为救人在泥石流中牺牲,女儿卓玛继承遗志、励志投身国家建设的故事,将“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两路精神具象化。

谈及剧目创作初衷,该剧编导之一,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唐奕表示:“希望年轻人能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血脉相连,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因此,剧本在创作时并未参考具体人物,而是将川藏公路建设者的集体群像浓缩于故事中。剧中,父亲以过去十八军战士担负的历史重任和现在雅康特大桥得以通车的现代化奇迹激励卓玛,让卓玛实现从抵触到理解并勇于担当的成长。

据唐奕介绍,本剧的演员全部是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的藏族学生,“高原孩子的淳朴与坚毅,让角色更加真实动人。”剧中“塌方抢修”一幕,演员们顶着虚拟的狂风暴雨高喊“干起来”,将公路人“以平凡铸就伟大”的担当演绎得淋漓尽致。

现场,另外三个剧目同样以多元视角和艺术形式,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在成都大学的展演剧目《尔玛依娜的车站》中,第一书记赵志刚与村民携手架起“爱心车站”,让依娜等深山学子踏上求学路;成都市泡桐树中学的《飞》讲述了乡村教师拉嘎40年在教育一线的坚守,让纸飞机载着学生“飞出大山”的故事;成都市蜀都小学校的《我爱祖国的蓝天》,通过一群小学生对C919大飞机的热切关注,点燃科技报国的少年志气。

高原的风仍在呼啸,而舞台上那声“我在高原等你”的呼唤,早已越过雪山,成为一个个“卓玛”接续奋斗的号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一审: 何元凯 二审: 杜蕾 三审: 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