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幼儿体能玩具的城乡“漂流记”
《教育导报》记者 陈朝和
“这套体能玩具,设计精巧、功能多样,是孩子们锻炼体能、探索世界的好伙伴。”近日,记者走进绵竹市遵道学校幼儿园,该园园长梁红英向记者饶有兴致地讲起园内为幼儿打造的“冒险之旅”户外游戏环境:一处高3米、长10余米,能容纳幼儿钻、爬、攀登等体能活动的大型木质玩具设施,与园内一处隆起的小山坡“冒险坡”浑然一体,幼儿园借此开发了系列游戏课程,让幼儿自主发挥想象设计“冒险路线”,尽享乐趣。
难以想到的是,如此契合该园教学场景的玩具,是遵道学校幼儿园借来的。梁红英告诉记者,一年前,玩具险些被“遗弃”,得益于绵竹市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玩具经历了一场城乡“漂流”,在资源共享中得以物尽其用。
焦急的四个电话
2024年7月,绵竹市示范幼儿园的大操场迎来改造,计划铺设塑胶地面,原本那套承载着无数孩子欢声笑语、价值十多万元的大型综合体能游戏玩具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
“根据‘阳光体育’特色课程的规划,这片场地将摇身一变成为幼儿篮球场。”绵竹市示范幼儿园园长叶亮心想,园里腾不出地方安置这套设施,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它闲置浪费?
叶亮眉头紧锁,心里满是不舍与焦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这么好的设施,一定要想办法让它继续发挥价值!”突然,一个想法击中了她,“何不让集团园来共享这个玩具?”
叶亮提到的“集团园”这个“学前大家庭”已成立一年有余。2023年4月,在绵竹市教体局安排下,绵竹市示范幼儿园作为城区的领航园,带动绵竹市春溢、遵道、九龙、板桥等7所乡镇幼儿园成立了绵竹市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
改革以来,集团内部打破资源壁垒,“领航园派驻骨干教师下沉、交流轮岗”等人的资源已经充分调动起来。怀着让这套玩具“物尽其用”的信念,叶亮向7所乡镇成员园拨去了电话。
板桥幼儿园场地局促放不下,麓棠幼儿园刚配备新设施,九龙幼儿园课程不匹配……接连三个电话碰壁后,叶亮还不灰心。
“叶园长,我们正愁没有新设施,简直是及时雨!”彼时刚获评省级示范园不久的遵道学校幼儿园园长梁红英激动不已,“不过,这需要多少费用呢?”叶亮听出了梁红英的疑虑,爽朗地说:“借你们使用就行!”很快,遵道学校幼儿园带着借条,满心欢喜地来拉走了玩具。这座庞然大物在汽车轰鸣中跨越城乡,开启了“第二次生命”。
玩具的“第二次生命”
经过简单刷漆翻新和安装,这套玩具重新焕发了生机。“老师们充分发挥创意,将它与山坡设施巧妙组合,开发出一系列趣味十足的体能游戏课程。”梁红英介绍,在绵竹市示范幼儿园的指导下,遵道学校幼儿园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户外游戏环境。
“漂流”来的玩具能否真正落地,要看其是否合理融进了幼儿园的日常保教开展。“幼儿园围绕这套玩具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游戏增强孩子们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感;二是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三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梁红英解读道。
如今该玩具作为成熟的游戏课程载体,幼儿园教师在游戏开始前会仔细检查玩具安全,在游戏中及时纠正幼儿的危险行为,提醒幼儿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游戏结束后,教师会组织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和感受。
“孩子们会举手发言,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他们还拿出画笔,进行创意绘画。”梁红英说,目前,幼儿园根据玩具结构设计了“冒险寻宝”“野外战斗”系列游戏活动。
“游戏中,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玩具,有的成为‘小狙击手’,有的扮演观察员,他们专注地执行任务,仿佛置身于冒险世界,从游戏中提高专注力、想象力、反应能力和角色认知能力。”梁红英介绍,在野战游戏中,孩子们会分成两组,模拟战斗场景,利用栏杆、攀网、滑梯等玩具的功能设施进行隐蔽、攻击和防御。
“游戏设施有了新家,为孩子们送去了无尽的欢乐与成长,更为集团园的发展助力,实现了资源共享、各美其美。”看着孩子们游戏时的开心模样,叶亮的心里也满是成就与幸福感。
“1+7>8”的努力
看似偶然的玩具“漂流”,却是绵竹幼教集团化改革中的必然。2023年绵竹市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成立以来,曾面临着生源缩减压力、师资结构失衡以及保教协同不足等挑战。
“集团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城乡协同打破资源壁垒,深耕集团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1(城区领航园)+7(乡镇园)>8’的聚合效应。”叶亮介绍,两年来,绵竹市示范幼儿园积极带领各成员园探索学前教育城乡共建之路。
共建起步于共享。玩具是“硬条件”的“漂流”,而“优质骨干师资下沉,轮岗交流”则是推动各园保教“软实力”提升的“定心丸”。
“以前是看到哪个活动好玩儿,就带着孩子去玩儿,没有意识想要挖掘形成系列化、主题化的活动。”绵竹市广济学校幼儿园园长刘佳印象深刻,课程意识的淡薄让幼儿园质量提升遇到瓶颈,本就身处乡镇的园所更加没有吸引幼儿就读的底气。
集团成立后,绵竹示范幼儿园先后派驻业务园长、保教主任等管理团队与骨干教师指导其环境创设、课程实施等,以广济镇的乡村资源为基础,从季节入手提炼出了花果节、采摘节、清凉节等主题活动,以“流动教研日”解决教学难题,通过“新乡土课程开发专班”推动了广济园区立足乡村开展园村融合,建立起了“云享阳光”新乡土课程,帮助广济幼儿园顺利建成“德阳市示范幼儿园”。
广济园区化解困境是集团办学推进城乡共融的缩影。以城带乡,两年来,有30余名教师在交流轮岗中得到专业提升。在集团办学开展的“三优”领航工作中,园长、教师和保育员三支队伍分别成立工作室,实现分层成长。
如今,在聚焦园本课程建设中,遵道学校幼儿园建立了“自然+传统”的特色课程,广济学校幼儿园探索出“自然生活”课程。各园区教师经常性开展“聚焦领域教学”课例观摩、专题培训,游戏组织与课程构建能力得到提升。保育员队伍在“外伤急救”“高热惊厥应急处理”等专题培训中提升了紧急处置的专业能力……
“各园在共享共建中建立起发展共同体的归属感、荣誉感,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将继续让城乡教育的阳光温暖每一颗童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教育动能。”叶亮说。